当期目录

    2021年 第26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21-10-30
    “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 年”专栏
    指南与共识
    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的专家共识:黏骨膜穿孔(第一版)
    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
    2021, 26(5):  277-281.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2
    摘要 ( 1038 )   PDF (1059KB) ( 12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上颌窦底提升是目前解决上颌后牙区种植手术时骨量不足的可靠办法,但技术敏感性较强,并发症发生风险较高。上颌窦底黏骨膜穿孔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此并发症管理的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种植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各大院校专家讨论起草了本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针对上颌窦底黏骨膜穿孔这一并发症的预防和诊疗措施。
    论著·基础研究
    A-PRF对人骨髓间充质细胞生物学性能的影响
    王佳, 赵瑞敏, 龚佳明, 余占海, 殷丽华
    2021, 26(5):  282-288.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3
    摘要 ( 307 )   PDF (1651KB) ( 45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改良型富血小板纤维蛋白(advanced- platelet-rich fibrin, A-PRF)对人骨髓间充质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cells, hBMMCs)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hBMMCs进行多向分化能力鉴定,扫描电镜及人生长因子阵列膜检测A-PRF微观结构及分子构成,CCK-8检测A-PRF对hBMMCs增殖的影响,划痕实验检测A-PRF对hBMMCs迁移的影响,通过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及茜素红染色检测不同浓度A-PRF对hBMMCs矿化能力的影响。结果 扫描电镜结果显示A-PRF为三维网状结构;人生长因子阵列膜检测发现A-PRF含有40多种细胞因子,并含有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acrophage 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receptor, M-CSF-R)及人神经生长因子β(β-nerve growth factor, β-NGF);体外实验可见10% A-PRF可以提高细胞增殖(P<0.05)和迁移能力,同时可促进hBMMCs形成钙沉积和碱性磷酸酶活性表达(P<0.05)。结论 A-PRF对hBMMCs的成骨分化、增殖和迁移有促进作用,其中10%的A-PRF促进作用更为明显。因此,A-PRF对hBMMCs具有良好的细胞生物学效应,可为临床选择A-PRF促进骨组织再生提供初步实验依据。
    负载羟固醇小牛骨块对犬颌骨缺损修复早期的影响
    胡晓, 刘威, 吴王喜, 周磊
    2021, 26(5):  289-29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4
    摘要 ( 307 )   PDF (1420KB) ( 3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究负载羟固醇小牛骨块(羟固醇骨块)对比格犬下颌骨标准骨缺损修复早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雄性比格犬4只,拔除下颌骨双侧第三、第四前磨牙及第一磨牙后,在左、右两侧下颌骨颊侧各制备2个5 mm×10 mm×10 mm箱型标准骨缺损(n=4/只,n=16)。愈合4周后,按双侧同名区域对照设计,随机将羟固醇骨块(n=8)植入一侧骨缺损,小牛骨块(n=8)植入另一侧骨缺损。4周后处死,对获取标本处理后制作石蜡切片,进行组织学观察和形态学测量。结果 羟固醇骨块组和小牛骨块组均观察到骨缺损内部有明显新骨形成。 HE染色组织形态学测量结果示羟固醇骨块组的新生骨面积百分比为(35.43±2.78)%,高于小牛骨块组(30.88±2.03)%(P<0.05);羟固醇骨块组新生血管数量为(31.50±1.60)个,小牛骨块组为(30.00±1.31)个,差异无统计学显著性(P>0.05)。骨钙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羟固醇骨块组骨钙素阳性细胞数为(63.50±7.50)个,高于小牛骨块组(55.50±5.15)个(P<0.05)。结论 羟固醇骨块促进犬下颌骨标准骨缺损的再生修复与羟固醇能促进骨愈合早期阶段的成骨细胞的分化成熟有关。
    论著·临床研究
    医护四手操作配合模式在口内冷焊接技术中的应用
    夏薇, 王雅蓉, 赵瑜越, 汪雪娇, 容明灯, 陈潇
    2021, 26(5):  294-298.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5
    摘要 ( 314 )   PDF (1359KB) ( 2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总结口内冷焊接技术中,高质量的四手操作医护配合的经验与体会。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口腔医院牙周种植科行口内冷焊接技术修复的10例患者,所有患者在种植手术当天均在口内焊接钛支架,并且于1周内完成钛支架支持的即刻固定修复。通过口内焊接技术的适应证、术前准备、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总结四手操作在口内冷焊接过程中护理配合的经验与体会。结果 10例患者均无术中或术后并发症,采用精细的护理可降低临床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回访取得良好的患者满意度,缩短了治疗疗程。结论 口内冷焊接技术已被证明是一种具有可预期性的修复方式,在口内冷焊接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与心理疏导、完善的术前准备、熟练的医护四手操作配合、完善的操作细节,是口内冷焊接高效而安全实施的必要条件。
    一种经口外装置控制的静态引导系统在种植外科的临床应用研究
    刘峰, 董凯, 王美娟, 许胜, 周文娟, 柳忠豪
    2021, 26(5):  299-305.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6
    摘要 ( 246 )   PDF (1442KB) ( 31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经口外装置控制的静态引导种植系统的临床精度与临床使用情况。材料和方法 临床招募单牙缺失骨量充足拟行种植修复治疗的患者45名,根据手术操作方式分为自由手组(A组)、静态导板组(B组)、口外静态装置组(C组),通过评估术后患者满意度及医生操作体验评分,探讨不同术式的临床医患满意度,通过对比种植体实际植入位置与虚拟种植位置之间的差异,评价这种新型定位装置引导种植外科的临床精度。结果 三组术式的入口偏差无统计学差异[(1.18±0.48) mm,(1.07±0.47) mm,(0.83±0.37) mm,P>0.05)];口外静态装置组在尖端及角度方面的偏差明显小于另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尖端偏差:(1.60±0.76)mm,(1.42±0.40)mm,(1.03±0.54)mm,P<0.05;角度偏差:5.71º±3.54º,4.63º±2.52º,2.75º±1.90º,P<0.05]。三组患者的满意度评分为90~100,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操作体验感评分中,对于手术视野满意度评分浮动较大,为60~100;其余各项评分在70~90,90~100之间。结论 单牙缺失骨量充足时,经口外装置控制的新型静态引导种植系统可以实现良好的精度,具有一定的患者满意度和医生体验感。
    论著·典型病例分析
    “榫卯”连接式全程数字化组合导板在全口种植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李岩, 杨清然, 徐光宙
    2021, 26(5):  306-312.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7
    摘要 ( 443 )   PDF (1567KB) ( 5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项研究旨在探索榫卯连接式全程数字化组合导板在全口种植外科手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项研究选取一位由于重度牙周炎导致全口上下颌牙槽骨吸收至根尖1/3,全口上下颌牙齿松动III度,要求全口种植修复的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项自主设计研发的榫卯连接式全程数字化组合导板,该导板利用榫卯式的连接,将定位导板、截骨导板、种植导板之间实现互相组合。利用牙支持式定位导板组合截骨导板实现截骨导板的精确定位并固定,截骨导板能够有效地指导骨面修整,实现以修复为导向的全程数字化种植外科。结果 通过术后锥形束CT将种植体植入位点与术前设计对比,发现该导板系统精确度较高,总体角度偏差为2.27°,总体种植体尖端偏差值为1.93 mm,种植体颈部偏差值为1.77 mm,病例即刻修复效果较为理想。结论 自主设计研发的榫卯连接组合式全程数字化导板,作为一种改良的组合式数字化导板,为真正实现针对无牙颌病例的全程数字化种植外科提供了新的选择,减少了全口无牙颌种植手术的难度和时间,提高了种植位点与角度的精确度,但其临床效果仍然需要未来更大样本量、更长随访期的研究支持。
    美学区薄龈表型即刻种植即刻修复3年随访一例
    姜佳杨, 李效宇, 何梦萧, 金卓华, 欧燕珍, 汪丹, 孟维艳
    2021, 26(5):  313-317.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8
    摘要 ( 291 )   PDF (1285KB) ( 4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为探讨美学区牙根折断且薄龈表型的单颗牙微创拔牙骨增量后,同期即刻种植即刻修复的临床效果,对1例美学区薄龈表型患者术前以修复为导向设计种植方案,微创拔牙后,植入骨水平种植体,骨增量后临时修复体即刻修复,11个月后完成最终永久修复。随访36个月后,发现种植体周形成良好骨结合,负荷后种植体边缘骨稳定,龈缘高度与对侧同名牙协调一致,获得了良好的红白美学效果,患者满意度高。因此得出美学区单颗牙缺失的薄龈表型患者微创下即刻种植、骨增量并即刻修复,短期内可以维持软硬组织稳定,获得良好的功能及美学效果。
    病例报告
    应用一种微创种植技术在后牙根尖周炎位点种植修复一例
    汪汉池, 孙晓琳, 周延民
    2021, 26(5):  318-321.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09
    摘要 ( 298 )   PDF (1430KB) ( 2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本病例通过建立一种微创种植技术——PESS技术,仅使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latelet rich-fibrin,PRF)作为骨增量材料,联合内镜进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在窦底剩余骨高度小于1 mm同时伴有根尖周感染的位点进行即刻种植,最终完成种植上部修复,成功缩短治疗时间,恢复患者后牙咀嚼功能。
    综述
    拔牙位点保存创口封闭方式的临床进展
    刘珍辉, 胡文杰
    2021, 26(5):  322-327.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10
    摘要 ( 544 )   PDF (1093KB) ( 10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良好的软硬组织形态是实现成功种植治疗的基础。拔牙窝自然愈合过程中牙槽骨存在吸收和改建,最终有可能影响以修复为导向的种植治疗。实施拔牙位点保存可有效保存拔牙位点软硬组织轮廓,为种植修复创造条件。良好的创口封闭是保证该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探讨了拔牙位点保存中不同创口封闭方式的特点,以期为临床上运用恰当的封闭方法达到最终良好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张涵, 孟令汐, 王弥粲, 陆经纬, 梅宏翔, 廖文
    2021, 26(5):  328-33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11
    摘要 ( 892 )   PDF (1091KB) ( 1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优越的抗菌性能及生物相容性等特性,其在口腔疾病防治领域,尤其是控制龋病发生发展、缓解牙本质过敏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同时,纳米材料因具备颗粒小、抗菌活性高、生物相容性好的特性,为组织再生领域,尤其是口腔组织再生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目前,纳米材料在口腔医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种颗粒型纳米材料对不同口腔细胞的生物学效应及临床应用研究中。本文将对纳米颗粒口腔相关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潜在机制以及影响因素出发进行综述,旨在为口腔医疗领域中新材料的研发和口腔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骨窗设计研究进展
    章雯, 顾新华
    2021, 26(5):  334-338.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12
    摘要 ( 608 )   PDF (1090KB) ( 8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的关键是暴露和提升窦底黏骨膜,而骨窗的设计是暴露窦底黏骨膜的重要影响因素。传统骨窗设计为单窗且较大,若存在窦间隔情况会设计2~3个骨窗以避开窦间隔,骨窗下界一般位于上颌窦底上方3~5 mm处。近年来,有较多学者在骨窗的大小、高度和离牙槽嵴顶距离方面不断改良,减少术中、术后不适,增加了患者满意度。本文通过对近期文献的查阅对骨窗的尺寸、位置、外形及数字辅助开窗技术进行综述。
    教育专栏
    学习曲线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意义
    汪文颖, 李顺顺, 沈玥, 王凤
    2021, 26(5):  339-342.  DOI: 10.12337/zgkqzzxzz.2021.10.013
    摘要 ( 267 )   PDF (1190KB) ( 3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逐渐普及,对口腔医生提出了新挑战与新目标。新技术的学习和实践在临床和教育中都十分重要。实践与能力之间的关系被认为是获得临床操作能力的基础。为了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学习曲线”的概念被引入。学习曲线可以作为一种新视角,将学习过程可视化、客观化,为口腔医学临床及教育提供新的评估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通过论述学习曲线的概念及其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探讨学习曲线在口腔医学临床及教育中的应用意义,为口腔科临床医生及教育者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