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期刊介绍
编委会
投稿须知
期刊订阅
广告合作
联系我们
在线办公
作者投稿查稿
专家在线审稿
编辑在线办公
作者中心
作者投稿说明
论文模版
论文介绍信及授权书
下载中心
自荐审稿人信息登记表
自荐为本刊审稿人
更多...
关于本刊
期刊沿革
本刊审稿专家
编辑部联系方式
期刊在线信息
当期目录
全年目录
过刊浏览
摘要阅读排行
全文下载排行
被引用排行
E-mail Alert
RSS 服务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25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3-1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周围软组织的影响分析
江希松, 张旭, 李龙, 袁喜伦
2020, 25(1): 1-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1
摘要
(
283
)
PDF
(496KB) (
44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周边软组织的影响。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至2019年8月期间收治的60例单颗前牙缺失患者,其中有30例患者于拔牙后行即刻种植(观察组),30例拔牙后行早期植入(对照组),均予以Astra Tech种植体及种植体植入半年后给予氧化锆全瓷修复,并在半年后复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红色美学评分(PES)等。
结果:
两组患者对比PES总分和各节点PES评分无明显差异(
P
>0.05)而在各节点PES评分中,牙龈生物型和牙槽骨缺损、远中龈乳头,缺失牙位和牙龈高度及缺牙原因和近、远中龈高度存在显著相关性。
结论:
即刻种植和早期种植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周边软组织之间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对前牙美学区种植体修复时软组织美学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缺失牙位、牙龈生物型及缺牙原因。
临床研究
Onlay植骨技术在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林勇, 侯丹, 常晓荣
2020, 25(1): 4-7.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2
摘要
(
320
)
PDF
(541KB) (
5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估Onlay植骨技术在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的应用。
方法:
随机选取82例行种植修复术的患者,根据术前评估,给予患者合理的Onlay植骨技术及牙种植修复手术方案。观察患者植骨期间牙槽嵴骨量变化及美学指标变化情况,记录牙种植体存活率。
结果:
Onlay植骨术后3个月末牙槽嵴水平向骨量(7.84±0.42)mm、牙槽嵴垂直向骨量(11.65±0.85)mm和术后6个月末牙槽嵴水平向骨量(7.15±0.60)mm、牙槽嵴垂直向骨量(10.86±0.63)mm均显著高于植骨前骨量,P=0.035、0.039、0.035、0.040;牙种植修复术后3个月末PES(7.48±1.36)分、WES(7.56±1.09)分和术后6个月末PES(7.78±1.42)分、WES(7.82±1.51)分均显著高于术前评分水平,P=0.040、0.043、0.038、0.032;Onlay植骨术后,骨组织美观丰满,伤口愈合良好,未出现植骨坏死,种植体存活率高。
结论:
将Onlay植骨技术应用于上颌前牙美学区种植修复中,可显著改善种植区骨量不足的问题,骨愈合情况良好,种植体存活率高,值得推广使用。
平台转移在上前牙区早期种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朱学臣, 梅东梅, 王文雪, 李晓静, 刘然, 赵保东, 张丽
2020, 25(1): 8-12.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3
摘要
(
192
)
PDF
(571KB) (
3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比较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连接方式在上前牙区早期种植对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影响及美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种植科就诊行上前牙早期种植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平台转移组,植入Nobel Active种植体)、R(平台对接组,植入Nobel Replace种植体)两组,每组20例,于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永久冠修复后12个月拍摄CBCT,测量术后6个月、永久冠修复后12个月CBCT种植体颈部近远中、唇腭侧骨吸收量,冠修复后12个月进行粉色美学评分(PES评分),以及牙周软组织状况检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1)平均骨吸收量:术后6个月:A组近远中(0.25±0.12)mm, 唇腭侧(0.28±0.13)mm ;R组近远中(0.30±0.12)mm,唇腭侧(0.29±0.15)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永久冠修复后12个月:A组近远中(0.38±0.14)mm, 唇腭侧(0.52±0.17)mm ;R组近远中(0.70±0.19)mm,唇腭侧(0.77±0.18)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粉色美学评分:A组(10.90±0.89)分, R组(0.48±1.1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3)永久冠修复12个月后软组织情况:6个位点平均PD(mm)A组(1.98±0.53)mm, R组(2.75±0.75)mm;改良菌斑指数(mPLI)A组(0.81±0.93),R组(1.34±0.53);改良龈沟出血指数(mSBI)A组(0.61±0.19),R组为(0.98±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
平台转移和平台对接两种种植体连接方式在上前牙种植修复中均具有较好的临床修复效果,同时具有平台转移的种植体能更有效地保存种植体颈部周围的软硬组织。
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分析
何方林, 林俊芳, 蒋立辉
2020, 25(1): 13-16.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4
摘要
(
233
)
PDF
(537KB) (
4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并分析附着龈重建在口腔种植修复中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7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按着随机的原则将72例口腔种植修复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以及实验组),每组总共有36例患者,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牙龈缝合;实验组采用附着龈重建,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7.12%)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52.78%);两组患者在术前,其平均宽度经统计学分析,未见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术后1、6个月平均宽度与对照相比,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患者BI(0.71±0.54)、PLI(0.61±0.10)、PD(1.69±0.38)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BI(0.86±0.48)、PLI(0.78±0.22)、PD(2.91±0.44);实验组患者生理功能以及心理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
结论:
AG重建应用于口腔种植修复中,可明显提高临床修复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后并发种植体尖周炎的思考
赵彬彬, 寇霓, 仲维剑, 马国武
2020, 25(1): 17-19.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5
摘要
(
187
)
PDF
(584KB) (
4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分析本病例种植体尖周炎的病因,总结治疗经验。
方法:
女性患者1例,上颌前牙即刻种植后并发种植体尖周炎,取出植体并进行严密的清创冲洗,种植窝内植入碘仿明胶海绵和富血小板纤维蛋白,延期植入植体,观察临床修复效果。
结果:
X
线片示骨缺损处有新骨生成,透射影消失植体稳固,修复效果满意。
结论:
根尖周炎牙齿拔除后拔牙窝有残留的肉芽组织和炎症瘢痕组织,必须翻瓣刮除肉芽组织及感染物,否则容易因种植区残留的细菌导致种植的失败。种植时机的选择和术前术后抗生素的应用也是成功种植的关键因素。
100例牙列缺损患者口腔种植修复并发症及其危险因素探讨
兰静, 李彪, 孙良丰, 杨介平
2020, 25(1): 20-2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6
摘要
(
219
)
PDF
(528KB) (
3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对我院100例种植修复患者进行随访研究,探讨种植修复后种植体的存留率、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期预防和减少种植修复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
纳入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行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的入院信息、基本临床资料、种植修复和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本院口腔科2017年1月至2019年9月行种植修复的患者100例,种植体 143 枚。种植体累计取出、脱落3颗,存留率为 97.90%,不同分类种植体留存率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均
P
>0.05)。按照修复并发症类型统计各修复并发症总体发生率,具体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发生率前三的的并发症分别是食物嵌塞(45.0%)、基台或基台螺丝松动(6.0%)和邻接丧失(5.0%)(均
P
<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 50岁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较≤18岁的患者更高;相较于骨量充足的患者,骨量不足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性升高,糖尿病是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更高。性别和吸烟对并发症发生无显著影响。
结论:
食物嵌塞和基台或基台螺丝松动是较常见的并发症,后牙区、高龄、骨量不足和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相对较高。
即刻种植在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王彩瑞, 李曙光
2020, 25(1): 24-25.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7
摘要
(
238
)
PDF
(483KB) (
3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即刻种植在根管治疗失败病例中的应用。
方法:
选择2014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就诊的64名患者,根管治疗失败后能够接受种植修复,共植入66枚种植体,其中采用即拔即种方法共32枚种植体,设为实验组;另外拔牙后3个月以上常规植入34枚种植体,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负重1年的存留率;种植体周菌斑指数(PLI)、种植体周改良出血指数(mBI)、探诊深度(PD)。数据用PASW statistic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两组负重1年存留率为100%;两组种植体周围PLI、mBI、P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对于根管治疗失败病例,患牙即拔即种是一种可行性高的修复方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提高口腔种植门诊诊疗工作的安全性
赵昕霞, 滕立钊, 黄蓓, 张晟
2020, 25(1): 26-31.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8
摘要
(
195
)
PDF
(530KB) (
3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的爆发和传播,成为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1]
,对口腔种植门诊的诊疗和护理带来巨大的挑战。口腔种植门诊诊疗操作的特殊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特点,使口腔医务人员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的高危群体,疫情存在口腔操作中爆发的危险。本文根据对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总体要求,结合口腔种植门诊的专业特点,制定相关护理防控措施,保证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提高诊疗工作的安全性。本文内容涉及预检分诊、不同工作场景下的防护及提高口腔种植门诊诊疗环境安全性等,提出了疫情下的口腔护理防护策略,达到保护医护人员和患者健康的目的,以期为口腔种植门诊在疫情期的护理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临床报告
种植修复中崩瓷原因的探讨(附1例报告)
罗翠芬, 彭国光, 沈琳, 黄杏香, 夏炜, 冯远华
2020, 25(1): 32-34.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09
摘要
(
253
)
PDF
(530KB) (
3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探讨种植修复中上部修复体崩瓷的原因。
方法:
结合本院接诊的一例行种植修复患者上部修复体出现多次崩瓷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搜索相关文献,由此总结归纳分析在种植修复中引起上部修复体崩瓷的原因。
结果:
导致种植上部修复体崩瓷的原因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不良的口腔习惯、种植体间的跨度过大、种植修复体的固位方式、对颌牙的情况、修复体基台与种植体肩台间未完全就位、种植义齿相互保护 的应用情况等。
结论:
引起种植修复体崩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操作中应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种植修复方案,将崩瓷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降至最低,提高种植修复的成功率。
文献综
计算机辅助引导种植手术的应用进展
刘梦佳, 周文娟, 柳忠豪
2020, 25(1): 35-40.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10
摘要
(
345
)
PDF
(517KB) (
4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近年来,口腔种植治疗已成为修复牙列缺损及缺失的常规方法,计算机辅助引导种植软件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将虚拟的手术计划准确地转移到实际手术当中,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实现精准治疗;减轻患者痛苦,实现微创治疗。但计算机辅助种植治疗包括了从图像采集到数据转换再到导板制作以及最终实施手术等一系列过程,难免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对其在临床的应用存有争议。本文将对计算机辅助种植手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及影响其精确性的因素做一综述。
种植体周围炎的非手术治疗及联合治疗研究进展
王聪伟, 晁晓钰, 牛晨光
2020, 25(1): 41-46.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11
摘要
(
287
)
PDF
(517KB) (
5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周围炎指发生在口腔种植体周围软硬组织的非特异性炎症,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上治疗种植体周围炎的方法可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由于创伤小、种类多、疗效好,已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趋势。此外,非手术治疗的联合应用往往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对目前种植体周围炎非手术治疗的进展和各种联合治疗手段做一综述。
共振频率分析技术在口腔种植中的应用
陈子强, 周文娟, 柳忠豪
2020, 25(1): 47-50. DOI:
10.12337/zgkqzzxzz.2020.03.012
摘要
(
403
)
PDF
(492KB) (
4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口腔种植学的不断发展,口腔种植技术为医师和患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种植体支持的冠修复体、固定桥、覆盖义齿以及正畸矫正装置等。但种植修复成功的关键是种植体的稳定性。共振频率分析技术(RFA)是临床上目前应用较多的一种测量种植体稳定性的非侵袭性方法。本文将简述共振频率分析技术(RFA)在口腔种植领域的原理、发展、特点、优势以及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