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2023年 第2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3-12-30
    种植体周炎重点栏目
    写在“种植体周炎”重点栏目前
    2023, 28(6):  392-39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1
    摘要 ( 168 )   PDF (1131KB) ( 318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周炎的治疗决策和预后评估
    徐淑兰, 朱元希
    2023, 28(6):  394-401.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2
    摘要 ( 309 )   PDF (1706KB) ( 9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周炎是口腔种植治疗的常见生物学并发症,同时也是导致种植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种植体周炎的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是种植医生面临的两大问题。基于临床证据的治疗决策和准确的预后评估可为医生提供指导,使其能够根据患者情况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引导患者进行口腔自我保健和全身因素控制,从而实现简化患者治疗流程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目标。本文将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决策及预后评估进行总结,探讨其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并提出临床建议。
    种植体周炎发病影响因素及诊治新进展
    闫福华, 宋诗源
    2023, 28(6):  402-409.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3
    摘要 ( 1064 )   PDF (1334KB) ( 13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口腔种植治疗是目前修复牙列缺损和缺失的常用方法之一。种植体周炎是种植治疗的常见生物学并发症,其以种植体周黏膜炎症和支持骨的进行性丧失为特征。种植体周炎的发生会影响种植修复的预后甚至导致种植失败,对患者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减少种植体周炎的危险因素、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对于改善种植治疗的预后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种植体周炎的发病影响因素、目前的诊断标准以及治疗方法,并就一些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治疗新方法及研究进展进行了探讨。
    亲水性钛表面负载肉桂醛抑制牙龈卟啉单胞菌的作用研究
    欧艳晶, 陆洁, 陈江
    2023, 28(6):  410-416.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4
    摘要 ( 148 )   PDF (2474KB) ( 2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机械清除对种植体周炎的治疗效果预后差,需要辅助以局部抗菌药物的应用。肉桂醛(cinnamaldehyde,CA)具有抑菌作用,但其在种植体周炎中的应用仍不清楚。本研究拟探究CA对种植体周炎的主要致病菌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ingivalis)的抑制作用,并进一步通过等离子及碱热处理在钛表面负载CA,为其在体内应用提供可能。方法 通过倍比稀释法明确CA对P.gingivalis的最低抑菌浓度及最低抗菌浓度,及其对P.gingivalis产生的牙龈素活性的影响;随后通过碱热联合等离子体处理钛表面,检测其亲水性以及对CA的负载能力及缓释能力;最后将P.gingivalis培养于不同处理的钛表面,检测CA的抗菌性能。结果 CA对P.gingivalis的最低抑菌浓度和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21.12 μg/mL和42.24 μg/mL,1/2/及1/4最低抑菌浓度的CA对P.gingivalis产生的牙龈素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碱热处理和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能显著提升钛片的亲水性,均可负载CA,对P.gingivalis的黏附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的负载量及抗菌效果优于碱热处理组。结论 CA可以抑制P.gingivalis的生长及毒性,采用等离子-碱热复合处理可实现CA的负载,增强钛片的抗菌作用,有利于种植体周炎的预防和治疗。
    Er,Cr:YSGG激光治疗种植体周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孙菲, 王翠, 胡文杰
    2023, 28(6):  417-42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5
    摘要 ( 252 )   PDF (1568KB) ( 31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评价应用Er, Cr: YSGG激光与黏膜下刮治治疗早期种植体周炎的短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28位早期种植体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4人/14颗种植体)使用Er, Cr: YSGG激光进行治疗,对照组(14人/14颗种植体)采用钛刮治器行手工刮治,并用氯己定冲洗进行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和3个月种植体周的改良菌斑指数(mPI)、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对比两种治疗方案治疗前后临床指标的差异及治疗后的成功率。结果 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个月、3个月两组种植体及种植体周的mPI、PD、BI与基线水平相比均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I较对照组在治疗后2个月[试验组(1.67±0.45),对照组(2.40±0.55)(P=0.001)]和3个月[试验组(1.07±0.38),对照组(2.09±0.83)(P<0.001)]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患者水平治疗成功率分别为28.6%和7.1%(P=0.037),在位点水平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0.2%和48.8%(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r, Cr: YSGG激光治疗早期种植体周炎较手工刮治可以更好地缓解种植体周软组织的炎症,可作为早期种植体周炎治疗的替代方案。
    应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治疗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一例及文献回顾
    林志辉, 王希, 满毅
    2023, 28(6):  424-429.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6
    摘要 ( 174 )   PDF (1718KB) ( 4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在种植义齿长期行使功能过程中,受到患者全身情况、手术操作、种植修复以及修复工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种植体周生物学并发症的发生往往难以避免。此外,在美学区种植修复患者的临床长期随访过程中,常可发现种植修复体切缘较对侧同名天然牙切缘偏根方的情况,即种植体下沉。本文报告一例应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治疗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的病例,该病例在术前通过非手术治疗对术区炎症进行控制,术中采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进行种植体周软组织增量,术后3个月行临时修复,术后6个月完成最终修复。短期治疗结果显示,对于美学区种植体周炎合并种植体下沉的病例,采用结缔组织平台技术可良好的实现术区软组织重建,降低美学风险。
    种植修复患者随访维护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现状与展望
    宋嘉颖, 陈卓凡, 黄宝鑫
    2023, 28(6):  430-436.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7
    摘要 ( 134 )   PDF (1334KB) ( 3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定期随访并进行牙周与种植体周维护是种植修复远期成功的保障。然而,临床上种植修复患者随访维护的依从性不容乐观。充分认识维护的重要性及患者维护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有助于医师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维护依从性进而促进种植修复的远期成功。因此,本文就维护对种植修复的影响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相关因素进行综述。
    种植体周炎治疗时种植体表面的清洁去污处理
    董潇潇
    2023, 28(6):  437-443.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8
    摘要 ( 161 )   PDF (1359KB)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种植体表面清洁去污的难度大于天然牙,清洁不足是导致种植体周炎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回顾了主要的种植体表面清洁去污方法:机械性方法、化学性方法和物理性方法。机械性方法是目前研究证据支持最多的清洁方法,是种植体周炎治疗的基础。目前尚无种植体表面清洁去污的金标准,鼓励多种方法合并使用。
    论著·基础研究
    3D打印仿生钛网及聚氨酯涂层对钛网暴露后骨增量效果的生物学性能研究
    韩振佳, 王心彧, 董美希, 张亮, 韩泽奎, 宿玉成, 臧旖欣, 段峰
    2023, 28(6):  444-450.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09
    摘要 ( 156 )   PDF (2196KB) ( 23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观察蛛网型个性化钛网暴露后的骨增量效果,并探究对钛网进行聚氨酯涂层是否可降低感染率。方法 实验选取6只比格犬,对犬下颌双侧第二、三前臼齿虚拟拔除,构建骨缺损模型,设计、打印截骨导板及蛛网结构个性化钛网,分别对钛网进行酸蚀及聚氨酯涂层处理。对比格犬双侧下颌骨行牙槽骨骨缺损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术后2周在术区滴食诱食剂建立钛网暴露模型,3个月处死6只比格犬,通过观察、CBCT分析、体视显微镜观察分析各组钛网暴露后牙槽骨骨增量效果。结果 12个钛网暴露位点的3种结果:①钛网脱落,软组织愈合;②钛网在位,暴露持续存在;③钛网在位,软组织愈合。其中2个酸蚀位点及1个聚氨酯涂层位点出现不同程度感染症状。CBCT、体积比计算及体视显微镜观察得出:钛网脱落组成骨35%±13%;钛网暴露愈合组48%±8%的成骨明显高于暴露持续存在组的27%±10%(P<0.05)。钛网暴露后愈合组高于钛网暴露后脱落组(P>0.05)。结论 个性化钛网早期暴露后依旧可以形成新生骨,暴露后愈合的成骨效果最佳。经聚氨酯涂层后感染率稍低于酸蚀组,两组的差异为16.6%。
    聚四氟乙烯膜改性个性化钛网的制备及其抗菌性能研究
    杨波, 韩泽奎, 代浩然, 张亮, 臧旖欣, 王心彧, 宿玉成
    2023, 28(6):  451-459.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10
    摘要 ( 173 )   PDF (2768KB) ( 2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通过在个性化钛网表面制备聚四氟乙烯膜,改善个性化钛网表面生物相容性和抗菌性能。方法 采用白刚玉对个性化钛网表面进行喷砂粗化并空气喷涂聚四氟乙烯分散液,烧结热固化成膜以获得聚四氟乙烯膜改性个性化钛网(PMTM)。实验分组为激光选区熔融打印未处理(CON)、机械抛光(MP)、低粒径喷砂(SB)、成品钛加强致密性聚四氟乙烯膜(TRDP),分析试样表面形貌、粗糙度、亲水性、官能团、物相组成。对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共培养后各组试样表面黏附的细菌数量及形态进行分析,评估聚四氟乙烯膜改性个性化钛网的体外抗菌能力。结果 PMTM组表面形成稳定结合、高纯度的聚四氟乙烯薄膜,使改性的个性化钛网表面微米尺度粗糙度下降,高度疏水。CON组表面细菌量最多(P<0.001),MP、SB组表面细菌黏附数量较低。PMTM及TRDP组细菌黏附量相对最低,两者抗细菌黏附效果相近(P>0.05)。 结论 在个性化钛网表面制备聚四氟乙烯膜可以抑制细菌黏附,是一种较为理想的个性化钛网表面处理手段。
    论著·临床研究
    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主要并发症的影像学相关性分析
    韩彬, 柯品廷, 林彦君, 许宗和, 邢益丰, 许其印, 吴东
    2023, 28(6):  460-465.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11
    摘要 ( 155 )   PDF (1357KB) ( 23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影像学资料分析、探讨上颌窦局部解剖结构的差异和相关性及其对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影响,为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部分参考。方法 对380名患者(男性206名,女性174名)的上颌窦影像进行锥形束CT扫描分析,分别测量上颌窦宽度、上颌窦外侧壁与内侧壁在上颌窦底形成的角度(lateral and the medial walls with respect to the floor of the sinus,LFM)、上颌窦外侧壁厚度、上颌窦底黏骨膜厚度、上颌窦外侧壁血管直径、剩余牙槽骨高度,并分析导致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发生与局部解剖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上颌窦宽度与LFM呈正相关,此相关性在各位点中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剩余牙槽骨高度与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血管直径与外侧壁厚度、血管直径与剩余牙槽骨高度之间呈正相关,其相关性在部分位点中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从影像学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发现在可能引起侧壁开窗上颌窦底提升并发症的因素中,上颌窦宽度与LFM、剩余牙槽骨高度与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血管直径与上颌窦外侧壁厚度、血管直径与剩余牙槽骨高度具有正相关关系。
    论著-典型病例分析
    上颌后牙剩余骨高度严重不足伴颌间距离不足位点的种植修复1例
    徐业豪, 戴婕婷, 任碧晖, 魏洪武, 郭水根
    2023, 28(6):  466-472.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12
    摘要 ( 183 )   PDF (1526KB) ( 2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通过一例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不足伴颌间距离严重不足的种植修复病例报告分析,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本病例先行其他牙的咬合重建抬高部分咬合,咬合重建后颌间距离依旧不足,进而在种植位点行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及骨增量手术,为后期种植体的植入创造周围骨包绕的稳定条件,8个月后再行第二次穿牙槽嵴上颌窦底提升并同期骨下深部植入锥度固位短种植体,复诊显示骨结合良好,永久修复2年后复诊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分析认为在上颌后牙区剩余骨高度及颌间距离均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可先行上颌窦底提升及骨增量,创造延期种植时种植体周围骨包绕的稳定条件,第二次种植时再进行上颌窦底提升及短种植体深部植入,进而为后期修复创造足够的修复空间来完成最终修复。
    综述
    虚拟患者构建在口腔种植中应用的现状
    陈金妍, 张筠, 吴轶群, 王凤
    2023, 28(6):  473-477.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13
    摘要 ( 201 )   PDF (1380KB) ( 27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口腔医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深入,虚拟患者的构建可以整合患者多源数字化信息,助力口腔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计划,在口腔种植修复中有较好应用前景。本文就多源三维图像和动态信息的来源及获取、虚拟患者构建方法及其在口腔种植学领域应用进行综述。
    教育教学与管理
    口腔种植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孙晓琳, 刘佳, 周延民, 王林, 李春艳, 阿兰, 付丽
    2023, 28(6):  478-482.  DOI: 10.12337/zgkqzzxzz.2023.12.014
    摘要 ( 103 )   PDF (1569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随着社会对口腔健康关注度的增加,种植修复技术得到迅猛发展,口腔种植教育面临着机遇与挑战。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克服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分层及兼顾临床和科研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方法包括4个部分:①教师主导的线上理论教学,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力;②学生参与的线下问题式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案例式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团队式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巩固基础知识和临床思维;③学生参与线下种植实践教学,培养临床能力;④课后答疑及成果展示,利用社交媒体进行学习成果展示。初步实施结果表明,这种混合教学模式有助于学生在临床轮转期间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培养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基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口腔种植学教育方法为学生提供了更灵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促进了知识的掌握和实践能力的培养。